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 一县一业优质专业申报指南

贵州职业教育 陈洪涛 10个月前 (07-29) 61次浏览 0个评论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及部省共建职教高地要求,引领中等职业学校紧扣区域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推进专业错位、差异、特色发展,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实际,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办学水平高,与县域特色重点经济发展结合度高、社会认可度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强的省级中职优质专业,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特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学校为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应为省教育厅备案招生的专业。申报专业应着重面向县域主导产业或主要产业培养人才,有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县内企业1家以上,是县主导产业的可优先立项。

(二)申报专业已招生一年以上,毕业生县内对口就业率预期不低于90%;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申报专业的学生升学后回县内就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助力县域产业发展。

(三)专业建设基础好,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高,申报专业与县域主导产业或主要产业相关企业深度融合,开办有冠名班、订单班、工匠班等。申报专业对减少县域内结构性失业有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

(四)县委县政府有效落实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政策;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元,支持申报学校开展面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和面向临聘教师的工资发放;“分类奖补”落实到位。

(五)省、市、县按照3:2:5比例进行奖补匹配(专项补助资金可用于申报专业建设或学校建设发展所需项目,其中省市专项补助上限合计不超过500万元),对服务县域产业发展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优质专业,今后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倾斜支持。

(六)专业近3年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1.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群体事件;

2.有严重违规办学、违规实习行为,或出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产生不良社会影响;

3.在政府资助或奖励项目中有违规操作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

4.有其他严重违规行为,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建设任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校企协同、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评价、鉴定一体化。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推进“课堂革命”,形成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做法。

(二)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协同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对接职业标准,构建适应区域产业升级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中高职贯通的课程体系,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课程标准融通。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成熟的先进技术为主线确定课程内容,融入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思政、企业文化,工匠精神等。探索一批有效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团队培育。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教师“双师型”比例不低于70%。吸纳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校企协同组建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一课多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培育一批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团队。

(四)教学设施建设。建设能满足专业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或实训中心,配备的实训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实训场地、工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并保持较高的使用率。校内专业实训中心具有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评价或鉴定、技能竞赛和社会服务等功能,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开放,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训和技能训练。与企业协作,在本县内建立至少1个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成一批校内外产教融合多功能实习实训基地。

(五)校企合作深入。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主动深入地方行业企业调研,积极探索制定符合地方行业企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吸纳地方的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专业建设工作。合作共设“黔匠班”、“订单班”,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产生一批校企融合,协同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在区域内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六)专业质量提升。建立健全“政行企校”、研究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专业育人评价机制,专业建设持续优化升级。校企订单培养学生不少于当年招生数的10%,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原则上不低于150人,每年面向社会组织技能培训不少于500人次,面向贫困人口或农民工培训不少于500人次。学历教育毕业生中90%以上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在校生对专业学习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建立学生技能竞赛机制,实现参赛学生全覆盖。

、工作程序

(一)学校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学校自愿申报,按要求向地州教育(教体)局提交申报材料。

(二)市(州)级推荐。市(州)教育(教体)局在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依据申报条件对学校申报专业进行资格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学校专业申报材料报省教育厅。

(三)遴选确定。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遴选,经公示无异议后公布结果。

、提交材料及评审方式

(一)提交材料

1.专业设置调研报告(含专业人才需求与岗位分析报告);

2.申报书;

3.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举措、预期成效、建设进度、经费预算、保障措施等方面);

5.建设任务书;

6.人才培养方案;

7.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重点介绍岗课赛证);

8.课程实施报告;

9.佐证材料(不超过200MB)。电子材料(含学校盖章扫描件)上传至贵州省职业院校公共服务平台,网址为:https://guizhou.icve.com.cn/。

(二)评审方式

1.材料初审。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初审,原则上不多于当年立项数的150%进入现场评选阶段。

2.现场评选。现场评选由现场陈述、答辩两个环节组成。重点听取各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对一县一业优质的建设汇报。校长说学校办学目标、地方重视程度、项目顶层设计(5分钟),专业负责人说优质专业建设内容(8分钟);团队成员回答提问(3分钟)。校际互评由参评院校现场实名打分。

3.评分。材料初评40%、现场评审60%(其中专家评审50%、校际互评10%,参评院校现场实名打分)。

(三)建设周期

评选出来的省级一县一业优质专业,建设周期定为两年(从下文立项之日起)。建设期满后,省教育厅将按照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公布验收结果。

五、项目考核和资金补助

立项建设项目验收重点考核县委县政府对该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教师、资金等资源的投入)以及该专业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目前已产生的,以及可量化的,未来对产业支撑发展的效益指标。

县财政对该专业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不含土建部分),省市县按照3:2:5比例进行奖补匹配(专项补助资金可用于专业建设也可用于学校发展其他方面),省市投入上限合计不超过500万。对地方投入较大、服务县域产业发展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优质专业,今后在资金和项目上予以倾斜支持。

附件:18-1.一县一业优质专业申报书

18-2.一县一业优质专业任务书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