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贵州职业教育 陈洪涛 1年前 (2023-07-29) 470次浏览 0个评论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贵州省职业教育“技能贵州”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年)》,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制定本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对象为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达到一定办学规模,原则上为国家或省级高水平职业院校;

2.人才培养主要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相关专业(群)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专业(群),具有相对优势;

3.参与合作的企业为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或者规模以上企业,在区域产业链条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居关键地位;原则上应有3年及以上校企合作的经历,共建效果良好;

4.为校级立项产业学院,并已挂牌成立且正式运行,前期基础扎实,初步形成理念先进、顺畅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设成效突出;

5.学校高度重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承诺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相应资源的配置等。

、建设任务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把行业企业真实项目、真实案例、真实产品等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利用企业真实生产线等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推动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订单式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推动产业学院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学徒制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行校企共同管理、共建专业、共设基地、共组团队、共享资源、共创成果、共育人才、共担责任,实现多方共赢、互惠互利。强化职业院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探索理事会、管委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治理模式并有效发挥作用,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改革所需的人权、事权、财权,建设科学高效、保障有力的制度体系。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主动调整专业结构,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推动专业集群发展。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深化专业(群) “三教”改革。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探索成立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利用行业标准和企业、社会资源,提高专业建设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

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置灵活的人事制度,探索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优秀管理人才专职任教的有效路径。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计划,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与使用机制。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产业学院教师工作室(坊),全面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轮训制度。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推进教师激励制度探索,培养教学名师、打造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探索“引校进企”“引企驻校”“校企一体”等模式,建设一批共同投入、辐射区域、服务学生培养和职工培训的高水平生产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校企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企业孵化器、研发中心、众创空间等产学研创服务平台,有效支撑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共享研究成果,产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大力推动科教融合,以科研促教学,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将产业学院打造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三、资料提交及评审方式

(一)提交材料(电子版)

1.申报书(附件13-1);2.建设方案;3.建设任务书(附件13-2);4.支撑材料(不超过200MB)。上传至贵州省职业院校公共服务平台,网址为:https://guizhou.icve.com.cn/。

(二)评审方式

1.材料初审。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初审,原则上不多于当年立项数的150%进入现场评选阶段。

2.现场评选。现场评选由现场陈述、答辩两个环节组成。项目负责人作“产业学院”建设汇报(8分钟);团队成员回答提问(3分钟)。校际互评由参评院校现场实名打分。

3.评分。材料初评、现场专家评审、校际互评(参评院校现场实名打分)三个部分,分值各占40%、50%、10%。

(三)项目考核

评选出来的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周期定为两年(从下文立项之日起)。建设期满后,省教育厅将按照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由省教育厅统一公布验收结果。

 

附件:13-1.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书

13-2.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任务书

喜欢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