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服务疫情期间大中小学校在线教学,本文整理汇编了MOOC公众号从2020年3月18日-4月21日期间有关在线教学的专家文章。第二期汇编主要分3大模块(共32篇):
1.【理论】在线教学相关理论(11篇)
2.【方法】如何开展在线教学(12篇)
3.【评价】在线教学评价(9篇)
第一期整理汇编了MOOC公众号从2020年2月11日-3月17日期间有关在线教学的专家文章。汇编主要分5大模块(共36篇):
1.【理论】在线教学相关理论(6篇)
2.【方法】如何开展在线教学(21篇)
3.【资源】在线教学资源获取和使用(4篇)
4.【管理】在线教学管理(1篇)
5.【评价】在线教学评价(4篇)
原文链接:收藏版 | 在线教学工具手册汇编1.0(含理论+方法+资源+管理+评价)
一、在线教学相关理论
1.作者:李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段冬新,博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2.导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直劲地更新着教育的物质形态,也促进了教育研究者的学术觉醒。更多非教育技术专业学者开始“跨界”关注教育技术问题,鼓舞人心的历史会师宣告教育技术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觉醒者的学习态势中,非教育技术学者最关注三大核心问题:如何看待技术引领教育变革与风险;技术应如何服务于教育与人;在理论建设层面教育学如何发展技术理论。直面时代挑战,非教育技术学者试图构建教育技术与教育学理论的内在关联,从历史、现实和内在诉求阐释跨界研究教育技术的缘由。他们看似站在教育技术学科局外,其实早已身处教育技术领域内,其跨界涉足是历史必然。他们认为教育学对于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超越“教育技术学”的范畴,应当放眼于人类的启蒙与觉醒,唤醒人们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自我认知和面对技术体系的自我坚守。在技术内涵的本质性追问中,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认识教育技术,引导技术主体和利益相关者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才不至于迷失教育改革的方向。非教育技术专业学者为什么研究技术、认为技术是什么、为什么使用技术,他们的审思启示我们应转变教育技术研究的思维方式。期待跨学科深入合作,共创教育技术回归式奥德赛。
1.作者:汪琼,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2.导言:“教学存在感”阐释了教学环境下建立良好学习体验的核心要义,其理论视角对于网络教学、面授教学以及混合教学中改进教学质量、提升学习体验具有指导价值,可作为建立有效教学的抓手。“教学存在感”是“社会存在感”在教育领域的投影,是指学生感知到的教师对其学习的指导和关注,该描述性定义揭示了有效教学过程的本质,适用于在各种情形下确定有效教学的特征。对“教学存在感”定义及其内涵的辨析,有助于理解其存在现实差异的原因,进而揭示影响其强弱的因素:一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二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三是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从扩展专业知识的渊博程度、与学生沟通教学用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等方面提升“教学存在感”。与此同时,为避免因过于强调“教学存在感”而带来的教师工作量激增,可采取如下策略控制实现“教学存在感”的工作量:一是采取有规划更新教学内容的策略以降低更新工作量,二是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降低答疑工作量,三是采取学生互助的策略降低回帖工作量,四是采取覆盖抽样的策略降低一对一交流工作量。
1.作者:李爽,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2.导言:在疫情期间的居家学习中,学生是否投入学习以及如何投入学习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一个多月的在线教学实践让教师们逐渐体会到他们必须要将关注的中心和教学起点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而今天跟大家分享与讨论的主题——学习投入,就与学生如何学习的经历密切相关。希望通过本文,实践者能够获得认识和分析学习投入的框架,对在线学习投入的测量与特征具有一定了解。
(四)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宏观趋势、技术实践和未来场景——《2020年EDUCAUSE地平线报告(教学版)》要点与思考
1.作者:兰国帅,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郭倩、张怡、孔雪柯,硕士研究生,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钟秋菊,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导言:2020年3月2日,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发布《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报告提供了证据、数据和场景,以及专家们对影响高等教育实际采用新的技术和实践的因素的定量评级。该报告采用改进的德尔菲法和前瞻性方法,描述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15种宏观趋势、6项技术实践、4种未来场景和9个案例观点。报告先从社会、技术、经济、高等教育和政治五方面描述影响高等教育教学的15种宏观趋势。其中,社会趋势包括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人口变化、公平与公正实践;技术趋势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分析能力与隐私问题;经济趋势包括高等教育成本、未来工作与技能、气候变化;高等教育趋势包括学生数量变化、教育的替代途径、在线教育;政治趋势包括高等教育资金减少、高等教育价值观和政治两极分化;其次详述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6项新的技术与实践,即自适应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教育应用,学生成就分析,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提升,开放教育资源和扩展现实技术;再次描绘了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增长、约束、崩溃和转型4种可能发展场景;最后9位专家对报告发现进行了反思,阐明世界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机构中问题重叠、分歧和交叉的方式。文章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方法,从影响未来高等教育教学的宏观趋势、新的技术实践、未来发展场景和文章案例观点四个维度,系统解读《2020年地平线报告》,寻求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未来创新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五)余胜泉 | 微课设计中的多媒体认知理论(PPT讲稿+视频)
1.作者:余胜泉,江西鄱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
2.导言:一个微课是否优秀,是有理可依的!近期,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作“微课设计中的多媒体认知理论”主题讲座,指导一线教师微课制作,助力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余教授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诠释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内涵、三个假设阶段,并重点分享了多媒体设计的九个原则: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双向通道原则、控制冗余原则、提示结构原则、切块呈现原则、交往特色原则,为多媒体要素如何组合设计提供了依据。
1.作者:李政涛,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导言:为明晰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承担的“教育责任”,本研究首先回顾和梳理信息技术已经作出的“教育贡献”,包括实践贡献、理论贡献和文化贡献,这是信息技术已经承担的“教育责任”;其次,整体剖析已有的“技术批判”,从技术批判的学科视角、理论类型和对象内容等三方面展现;再次,提出“技术中人的成长”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即通过设计和发展技术,设计和发展人的生命成长,并以此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的核心,为此,需要接续“历史与传统”,强化“反思与批判”,深化“对话和交往”。
1.作者:王竹立,湖南衡阳人。中山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网络时代学习、创新思维训练方面的研究。
2.导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即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今天教育遭遇了三大“认知门槛”。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未来,学校教育应从教学生读书为主向读“网”为主转变,从传授硬知识为主向师生共同建构软知识为主转变;教育评价应从学习输入评价为主向学习输出评价为主转变;教学管理应从刚性管理、层级化管理向弹性管理、扁平化管理转变。应着手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这个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可考虑以在线教育企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三方联盟的形式构建。
1.作者:余胜泉,江西鄱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汪丹,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王琦,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2.导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特殊教育需求加速了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新业态的形成,文章阐述了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形态带来的教师的社会性变革方向,并从联通主义视角,提出新的教育形态下亟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关键知识节点和关键人际节点的适配机制,以及外部认知节点的信任保障机制,并提出利用社会知识网络技术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阐述新的教育服务形态下,学校组织形态面临的开放挑战,提出构建基于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开放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的思路。
1.作者: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
2.导言:“中国特色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涉及创造性思维理论、新型建构主义理论、深层次整合理论、新型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语觉论六个方面的核心理论。前四项用于中小学所有学科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与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发展的理论支持。后两项专门用于应对几十年来一直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两个“老大难”学科。在这六大理论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确实可以做到“大投入有大产出”“高投资有高效益”,即确实可以让这些试验校大幅度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提高不是笼统的、抽象的,而是能具体落实到中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1. 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2. 导言:在线教育的发展尽管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过程,疫情的结束只是在线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在线教育的深度、广度都将会发生变化,将不会拘泥于直播、录播和在线研讨等形式,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将进一步融入到教育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促进教育教学创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组织变革、重塑教育流程、打造未来教育,从而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战略。
(十一)邬大光 | 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
1.作者:邬大光,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
2.导言: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正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线上教学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特殊背景下,对线上教学进行质量评价似乎为时尚早。通过此次大范围线上教学,重新认识教育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促进“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从个人体验的视角和经历,回溯我国高校教育技术40年的演进路径,介绍国外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探讨国内推进教育技术的困境。
二、如何开展在线教学
1. 作者:周宝荣,河南灵宝人,博士,编审,研究员,教授,现任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河南教育信息化“停课不停学”专家行动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唐宋文化。
2. 导言: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成为必然选择而且已被教育部公布实施,很多地方纷纷响应,出台了关于网上教学的指导意见,众多网络学习平台海量的课程资源井喷式免费开放,学生、教师和家长陷入选择焦虑。本文作者跟踪、监测、梳理了20余家平台免费供给的课程资源,分析了在线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状况,发现适宜性不强严重影响在线课程的质量。在调研基础上,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在线课程资源的公益性供给提出7点建议,引发人们对疫情倒逼的在线课程蜂拥而起的现象进行多维思考。
1. 作者:杨金勇:中央电化教育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裴文云:合肥市蜀山区教育体育局,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刘胜峰:厦门实验小学,特级教师,副校长。张东淑: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博士。张湘: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教授,博士。姜卉: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莉杰: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高级教师,硕士。于瑞利: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高级教师,硕士,副主任。
2. 导言:疫情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纷纷组织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充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以解决延期开学阶段学生的居家学习问题。但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全媒体常态化教学应用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与挑战,如“网络基础条件研判不足”“学生参与性和持续性不高”“优质线上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学和管理策略落后”等。
(三)华东师大崔允漷 | 老师转战线上,学生真的能成为学习的中心吗?
1. 作者: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2. 导言:战“疫”当前,几乎一半国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卷入中小学的在线教学,一些人表现出焦虑烦躁之情,在所难免。在线教育的顺利实施可以成为撬动线上线下教学变革的支点,同时,也是决定教学专业地位的关键所在。
1. 作者:葛炳芳,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英语教研员,英语特级教师。
2. 导言: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向学校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规定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停课不停教、不停学”。这既是疫情期间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现在,全国各地教师都在为提供高质量的线上教学服务做着各种努力,线上教学活动也在有序开展。
(五)如何设计以活动为中心的高质量在线教学?(PPT+视频)
1. 作者:冯晓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设计与学习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2. 导言:高质量的在线教学,需要教师 “以活动为中心”设计在线教学,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促进学生有效地在线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依循在线学习的规律,以活动为中心设计高质量的在线教学呢?
1. 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1. 作者:邹沁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本科生。庞晓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本科生。黄嘉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本科生。刘司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本科生。
2. 导言:在线学习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交互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依赖于以文本为基础的媒介,交互文本的质量有效地反映了在线学习过程中的交互质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s)是在线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点是学习者与学习者、教师之间可以通过论坛进行讨论交流。MOOCs中最重要的交互形式就是论坛,论坛交互文本的质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然而现如今对MOOCs论坛的研究多集中于量化研究方面,缺少对文本质量的研究。本研究构建了交互文本质量评价模型,并以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第二期课程为例对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本研究构建的模型以及实践方法为评价在线学习交互文本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1. 作者:李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合党支部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
2. 导言:自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方针后,在线教育成为各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在线教育是师生基于互联网平台发生的时空分离、教学分离的教育方式。在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像传统线下教育那样进行教学互动,保证教学效果成为目前困扰广大一线教师的头等难题。本文在分析传统教育互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互动的十个锦囊,期望能够对老师们开展线上教学有所帮助。
1. 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龚志辉提供了部分案例并参与了部分写作。
2. 导言:教师是在线互动的源头,学生是互动的主体,互动情境和方式则是保障。未来充分加强和发挥在线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势;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在线教育的水平;注重教学语言运用,有效应用游戏化等策略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互动方式,线上线下互动相结合,从根本上促进认知互动。我相信,终有一天,线上互动能实现和线下互动同等的效果,甚至可以做到比线下互动更高效、更便捷、更广泛、更深入。
1. 作者:邹园园:在读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成军:硕士,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谢幼如: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 导言:新冠肺炎病毒突然凶猛来袭,疫情空前爆发,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新学期全国高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问题。该研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客观实际,依据在线教育教学理论,发挥在线教育教学优势,构建了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湾区教学平台一湾区课程资源一湾区教学形式一湾区保障机制”的“湾区模式”,并在多所高校应急实施,解决了疫情时期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迫切需要。该模式具有“辐射粵港澳,跨越制度和治理差异;课程汇聚成群,面向专业共建共享;多方有效联动,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的特色。
(十一)尚俊杰 | 如何让在线教育更科学
1. 作者: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2. 导言:大规模的大中小学在线教育进行了一个多月了,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教训。大家开始理性反思在线教育的得与失,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在线教育更科学有效,本文结合之前开展的学习科学研究谈谈如何让在线教育更科学。
(十二)规模化K12在线教学中家校合作的实施逻辑、内容与建议
1. 作者:郑旭东:讲师,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万昆:在读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导言: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规模化在线教学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落实“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方式。与课堂教学相比,开展规模化K12在线教学不只是教学形态和教学场景的转变,也使家校合作的目标和待解决的问题更复杂、合作主体功能发生变化,以及家校合作更为频繁深入。为此,疫情期间的家校合作内容包括重视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树立、为在线学习提供支持、关注综合能力素养发展、开展身心健康教育等;同时建议规模化K12在线教学中的家校合作双方,均应提高合作意识、善用信息技术、共创家校共育校本课程、关注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如何评价在线教学
1.作者:李芒: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张华阳:在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2.导言:新冠病毒使教育出现了“师生分离”“师校分离”“生校分离”“生生分离”的情况,致使师生与教育技术工作者深陷囹圄。但同时,也使得教育工作者有机会在“极端性”情形下思考与实施分离式教育。通过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转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疫情带来的教学异常、认识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把握衍生的教育意义、理解如何使用工具等重大问题,使教育工作者利用非常时期的强刺激,能够更加现实、冷静和科学地领悟课程、线上教学、学生、教师、工具、家长以及工作方式等各教育要素,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抗疫期间社会的主要矛盾。此刻,教育必须抓住“疫赐之机”,善于化危为机,实现祸福之转化,做到实现特定教育目标,赋予师生思考空间,使家庭成员获得久违的亲情体验,丰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角色修炼,认识学校的社会性价值,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工作者务必认识到遵循工具的适度性、精准性、简单性原则。唯有如此,才能避免人类教学活动在抗疫期间过度另类化,才能避免人类被工具所奴役。
1.作者:张学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学者,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科大本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与教育心理学。
2.导言:新冠疫情引发的超大规模在线教学,凸显了中国高校教学缺乏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问题。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核心原理和重要原则,作者此前发表了一个适用于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评教新方法,名为“指向学习效果的两极四元定性评价法”,简称TeaFea评教法。作为系列文章之二,本文深入阐述为什么教学评价必然要基于四元教学理念,以及四元教学为什么会成为未来全世界教育教学的规范。四元教学的核心是扬弃因材施教这个高度理想化但却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从未真正实现过的传统理念,走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量力而学新理念。在系列文章之三中,作者将论证两极定性评价法的深刻内涵,以及其对世界性教育评价带来的重大思想变革。
1.作者:刘洋,助理研究员,中央电化教育馆。赵东伟,助理研究员,国家开放大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2017年度项目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育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
2.导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育软件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考察教育软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采用元分析研究方法,对十多年来国内外有关教育软件对学习效果影响的38项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教育软件对学习效果的综合效应值为0.996,表明教育软件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教育软件的应用对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业成绩、问题解决能力、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非认知方面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教育软件的学习效果促进作用受到学段、学科、知识类型等调节变量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就增强教育软件对学业成就的促进效应,以及提高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游戏化教学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思考。
1.作者:吴筱萌,北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李树龄,北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博士研究生。许静竹,北大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硕士研究生。
2.导言: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2020年寒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面向在职教育博士率先开展在线教学。为了全面分析和评价此次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为国内外正在开展的在线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线直播课程研究》课题组就在线教学开展了研究。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的访谈,研究在线直播教学与面授教学中师生体验的异同,从而对在线教学条件下,批判性思维的形成途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作者:宫华萍,博士,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尤建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岑岚,博士研究生,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2.导言:学习者感知质量是互联网学习产品质量设计的重要依据,准确地获取学习者感知质量并确定关键质量因素对提高产品设计的精准性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顾客感知质量与服务接触相关理论和方法,首先通过对互联网学习服务交互过程的分析,从界面、资源、功能、性能和交互五方面确定了学习者感知过程质量因素(27项)和结果质量因素(4项);然后通过对不满意服务接触事件的分析,确定了影响学习者满意的关键感知质量因素(6项),包括易用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等;最后通过归属分类指出,学习者感知过程质量因素是产品满意的基本保证,结果质量因素,特别是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关键质量因素的改进,是产品满意度提高的突破口,企业在产品质量设计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1.作者:马莉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宇莲,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2.导言:受新冠肺炎病毒的影响,2020年寒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面向在职教育博士率先开展在线教学。为了全面分析和评价此次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为国内外正在开展的在线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在线直播课程研究》课题组面向此次在线教学开展了研究。本报告主要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和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学生的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
(七)在线课程质量观和质量要素的质性研究——基于专家、实践者和学习者的视角
1.作者:李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梦蕾,硕士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2.导言: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学术专家、实践者和学习者三类相关群体的访谈,调查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在线课程相关人群关于在线课程的质量观与对质量构成的认识,探索在线课程质量框架与要素,以期为促进人们对在线课程质量的共识,为改进和优化现有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提供参考。研究通过对20位受访者累计22万字访谈文本的编码分析,发现四种质量观——服务质量观、系统性质量观、目标性质量观和增值性质量观,并定义出设计开发与实施运行两大类的九个在线课程质量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评价、媒体与技术环境、实施效果、改进发展和社会影响。其中,课程目标、学习内容与实施效果被定义为核心要素。本文基于TF-IDF关键词统计方法对三类群体的在线课程质量观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已有远程教育质量观和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相关成果对本研究发现和定义的在线课程质量观、质量框架和质量要素进行了讨论与反思。
1.作者:周蕾,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赵中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2.导言:为加强在线教育质量评估,美国虚拟学习领导联盟和Quality Matters组织以在线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最佳实践为基础,历经两年严格和系统的修订,于2019年联合发布最新的K-12阶段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该标准包括《在线教育项目质量全国标准》《在线教育教学质量全国标准》《在线教育课程质量全国标准》,从在线教育项目、课程与教学三个维度构建了完整的K-12在线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新的K-12在线教育质量全国标准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将学习者体验作为标准制定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对在线教育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但新标准也存在不足,具体体现为其缺乏对学习者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重视。
1.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皮忠玲博士为第一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杨九民教授为通讯作者,唐满嫆为第二作者。